對于電子秤作弊,相關部門需要加大打擊力度,進一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本文通過闡述電子秤的基本知識,分析電子秤作 弊現象,同時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對于治理電子秤作弊問題,為相關部門提供參考依據。
引言
配合市局計量處對一家企業投訴所使用的電子秤失準 的案件進行處理時,發現是一起利用電子秤作弊的案件。再 結合前一段時間處理投訴農貿市場利用電子秤作弊的案例, 看看網上一些有關作弊的報道,結合自己從事電子秤檢定工 作二十多年來的經驗以及對作弊問題多年的關注,現將自 己的感受與思考總結成文,供大家作一個參考。
1.電子秤概述
1.1電子秤在人們的曰常生活中稱為“秤”,是為測量物 體的質量而產生的一種計量器具。從原始社會末期電子秤雛 形的出現到現在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而在相當長的 一段時間內是處于一種混亂狀態,直到秦始皇統一“度量 衡”,全國才有了統一的標準。現在電子秤廣泛應用于工業、 農業、商業、醫療、環保、科研等部門,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 活息息相關。
1.2電子秤是利用力的平衡原理,通過承重系統、傳力 系統、數值顯示系統來達到測量物體質量的目的的,屬于國家強制管理的一類計量器具。根據電子秤的結構來分有三 種類型,分別是機械秤、電子衡器、機電結合電子秤。
1.3隨著科學技術曰新月異的發展,電子秤技術也隨之 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期,提出的“手動改自動、機械改 電子”的秤發展方針,給我國衡器工業的帶來了飛躍發 展。特別是電子秤的發展,由于電子衡器操作簡便、顯示 直觀,安裝維護方便等優點,收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所以 發展尤其突出。但是由于我們的管理不到位和準入的門檻 較低,也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影響,就是利用電子秤作弊的低成本性和高隱蔽性。
2.談談電子秤作弊現象
電子秤作弊問題一直以來都是計量管理比較頭疼的一 大難題,從最初的天平、木桿秤到后來的機械秤,再到現在 的各種電子秤,作弊的方法呈多樣性,各種手段層出不 窮,而且不管是小到農貿市場的蔬菜、大到是企業的原材 料,都是不法分子作弊的對象。這種行為是違法行為,是我 們質監部門重點打擊的對象。下面我從幾方面通過介紹作 弊手段來談談如何管理好電子秤作弊問題。
2.1作弊現象出現的原因電子秤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 產生和發展的,在物資交易中起著重要作用,因為電子秤稱 重的數據是作為貿易雙方結算的依據,所以從某種意義上 來說“計量就是金錢”。所以一些文化素質不高、法制意識 淡薄的不法之徒,為了一己私利,通過更改電子秤的硬件、軟 件的方法進行作弊,缺斤少兩挑戰我國的誠信計量,這就 是被俗稱為“鬼秤”產生的原因。
2.2作弊的方法或者說手段我們還從電子秤結構的三 方面來進行分析說明
2.2.1承重系統作弊我們知道承重系統的結構主要 取決于所稱物體的形態,一般的電子秤是平板承重結構如臺 秤、汽車衡等,還有一些是斗狀,如料斗秤、配料秤等。這類 作弊方法是通過改變承重結構所受力的大小來達到目的, 一種方式是在稱量時,用一根特制撬棒插進秤臺面板與另 外的支點之間,撬壓秤臺面,人為的虛增物體質量。反之是 在秤體上增加支撐點。另一種方式是在計量一車貨物時, 將車的部分開上秤臺或一臺車在稱重另一臺車部分壓秤 臺上。此類現象一般是內外勾結的情況才能實現。
2.2.2傳力系統作弊傳力系統是電子秤的關鍵部件, —般采用杠桿傳力系統和形變傳力系統。杠桿傳力系統主 要由承重杠桿、傳力杠桿、支架和連接零件組成。物體施加 一個力在承重系統上,通過承重杠桿和傳力杠桿進行力的 傳遞,最后顯示出來。我們假設物體為F1,顯示系統上的 力為F2,那么它們存在這樣一種關系:1*L1=F2*L2,從這 過等式可以看出,要使F1邊數值增大由兩種途徑,一是加 大F2的數值,二是增加L2,所以不法分子就想盡一切辦 法來達到目的。例如:我市的一家單位發現過這樣的情況, 它是兩人配合,一人在稱重,另一人偷偷在傳力杠桿上吊 磚頭。改變力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伸縮桿,杠桿的支點和 重點之間的距離是可調節的。此類作弊行為主要針對的是 機械秤。形變傳力系統主要是應用在電子衡器方面,就 是傳感器,一般是密封的不好改變。
2.2.3顯示系統作弊此類作弊對象以電子秤為 主。這與電子秤結構有關,電子秤工作原理是物體施 加一個力在秤體上,通過應變片的形變產生電壓或者電流 的變化,再通過數模轉換系統變成數字輸出,在顯示器上顯 示出來。初期是調節校準密碼,后來變成加裝遙控裝置,現 在發展成軟件作弊(即作弊芯片化,把作弊程序固化到電子秤的芯片中,通過鍵盤上的按鈕來操作),其作弊技術不斷升 級,作弊操作越來越隱蔽,一般情況想消費者很難發現。
2.2.4人為造假司磅人員勾結外人,在磅單上造假, 這不是利用計量器具作弊,我就不細說了。
3.如何預防作弊
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3.1人員方面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司磅人員在物資 計量稱重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對司磅人員 進行必要的培訓,包括法律知識的培訓、職業道德的培訓、 專業技術的培訓,司磅人員的法律意識、工作責任心和職 業道德得到了提升,才能做到不見利忘義,很好地維護企 業利益或者消費者利益,不給不法分子提供機會。建立誠 信體系,把誠信放在第一位,如果發現有作弊的行為,記入 個人誠信檔案,這樣就從源頭上杜絕了作弊行為的發生。
3.2技術方面2013年全國質監系統計量工作會議就 提出了“集中開展電子計價秤專項整治”要求針對當前電 子秤產品質量不高,作弊現象時有發生,集中開展專項整 治,嚴厲打擊計量作弊的違法行為,由此可以看出利用電子秤作弊的行為已經危害到我們的正常生活。同時也為電子秤 防作弊在法律法規、監督管理上指明方向。首先我國應提 高行業準入門檻,嚴格執行國家《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考 核規范》對一些不符合條件的生產企業堅決進行關停,要 求生產企業改進設計軟件,從源頭堵死作弊的可能性,其 次我們質監部門定期或不定期的對社會使用的用于貿易 的電子秤進行檢査,一些大型的市場、超市要求做到“四統即由經營者統一采購、統一備案、統一檢定、統一管理, 斬斷極少部分不法分子伸出的犯罪之手。最后,我們還要開 展宣傳,普及一定的防止利用電子秤作弊的知識,我市還結合 “計量惠民”活動,免費發放給消費者100g的標準砝碼,讓 作弊的“鬼秤”無處可藏,達到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目的。
3.3管理方面預防作弊,管理是最關鍵的。我們一要 管設備,二要管人。所以我們的電子秤管理者、使用單位必須 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用制度來管理司秤人員自己不作 假,不參與作假,不敢作假。管理一些想要進行或已進行違 法行為的人,讓他們付出承重的代價,犯罪成本大于犯罪 所得,要讓他們認識到這一點,那么我們的社會會形成一 股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才能杜絕作弊行為的發生。
總之,我們作為管理者,要樹立以計量技術為支撐、以 誠信計量為根本的管理理念,加強管理,加大宣傳,從維護 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出發,走群眾路線,維護社會正常經濟 秩序,促進社會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