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計價秤焦點問題主要有 兩點:一是產品質量總體偏低,二 是個別出現作弊問題。針對這兩 點,本文將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進 行闡述,以求問題清晰,尋求更好 的解決之道。
―、電子計價秤的發展狀況
1.國家監督抽查情況
我國對重點管理的計量器具, 采用型式批準、制造許可和監督抽 查相結合的管理模式,電子計價秤 作為重點管理的計量器具,不僅嚴 格遵守這些規定,還有生產必備條 件的要求,只有滿足必備條件,才 有可能取得制造許可證;作為對生 產企業的后續管理,監督抽查幾近 常態,每年都會有抽查,方式如專 項監督抽查、飛行檢查或者國家抽 查。國家抽查作為一項全國范圍的 監督活動,基本上代表了國內產品 的狀況,表1為1995年以來電子計 價秤國抽情況統計。
對電子計價秤不合格情況進 行分析,抗干擾性能和溫度、濕熱 試驗出現的頻次最高。抗干擾性能 包含短時電壓降低、脈沖群、靜電 放電和電磁場輻射4項測試。抗干擾性能與產品的設計密切相關,包 括電路板布線、磁環選擇、屏蔽技 術的需用等因素,而隨著芯片技術 的進步,集成化和抗干擾能力逐漸 增強,使得電路板的尺寸越來越 小,同時開關電源外置的設計結 構,使得抗干擾性能越來越好。溫 度和濕熱試驗主要與電子計價秤 選用的傳感器質量相關,盡管軟件 可以彌補部分的溫度影響,但如果 傳感器未經過溫度補償工藝處理 或傳感器自身的穩定性不好,則衡 器溫度和濕熱試驗中很容易出現問題。
2.具有作弊功能的情況分析
“作弊秤”實質是具有軟件作 弊功能的電子衡器,其典型特征是 進入作弊功能后,通過按下鍵盤上 的某個按鍵,可以使得稱重結果按 預先設定的規律增加或減少,一般 都是稱重結果的增加。同時,遇到 檢查時,關閉電子計價秤,重新開 機,則其計量性能又恢復正常,具 有“隱蔽操作作弊”和“便捷恢復正 常”的特點,查處有一定難度。
將編寫好的軟件程序編譯為機器碼,通過加密的方式將其寫入 芯片中,這是電子計價秤常用的軟 件保護方式,加密是為了防止他人 破解軟件程序,實現自我保護。加 密后的芯片,很難通過技術手段將 寫入的機器碼完整讀出,這是芯片 技術的一個特性。因此,依靠讀取 機器碼進行反編譯或者進行比較 驗證的設想難以實現。
電子計價秤的生產銷售和流 通,與水表、電能表、燃氣表不同, 作為水表、電能表、燃氣表的采購, 有供水公司、電網公司和燃氣公司 的中間機構,這些中間機構對產品 負有評價質量的職責;而在電子計 價秤的生產商和使用者之間,沒有 強有力的中間機構,同時由于經銷 商的分級狀況,或存在多級的經銷 環節,最終銷售至使用者手中,可 能經過了多次的流通和多級銷售。 因此,作弊秤的問題,不能簡單地 歸于電子計價秤的生產廠家,應當 綜合考慮流通環節乃至使用過程 中的多個環節。
3.產業的發展狀況
從20世紀90年代始,電子計價 秤逐漸進入群眾的曰常生活,并且 被認可和接受,電子計價秤產業得 到迅速發展和壯大,國內銷售和出 口外銷都得到長足發展,價格也從 最初的千元降至幾百,直至現在一 百元左右,電子計價秤的使用得到 普及,但生產企業的單臺利潤卻不 斷下降,這表明目前電子計價秤的 銷售是低價競爭,且產能過剩,而 非以質取勝,以技術提升提高企業 效益的模式。
從早期51系列芯片使用、電路 板很大、需要使用金屬盒屏蔽變 壓器,到目前電子元器件的小型 化、低功耗、集成化的變化,電子計 價秤的產品質量和使用時間均得 到提升;但是大批量生產對關鍵零 部件的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 僅少量產品質量保證合格,批量生 產也應確保質量。從歷年國家產品 質量抽查結果看,溫度、濕熱試驗 不合格情況居多,表明傳感器批量 產品質量有待提升。
在專業化生產的大環境下,生 產企業可以采購所需的各種資源, 但是必須對生產的產品進行質量 管控,在硬件質量和軟件質量上進 行雙重控制,才能保證所生產產品 合格,這是企業必須強化的內容。 國務院印發的《質量發展綱要 (2011-2020年)》明確提出“把以質 取勝作為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 到2020年產品質量保障體系更加 完善,產品質量安全指標全面達到 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
二、急需解決的問題
電子計價秤新產品認證規范
電子計價秤是列入《中華人民 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 (型式批準部分)》的衡器種類,其 生產銷售需要進行型式批準和許 可證考核。首次取證的企業必須取 得型式批準,在許可證考核完畢, 進行批量化生產中,可能會因為芯 片技術的不斷更新,供應商的變 化、市場需求的變化,對現有產品 的結構形式或所選用的零部件進 行替換,這是實實在在的情況,也 是所謂的“兩張皮”問題(即型式評 價和實際生產的結構、材料、零部 件不一致)。
對計量器具使用零部件的變 化或改進,是重新進行型式批準, 還是進行補充實驗。有兩種不同的 理念:(1)型式批準是對特定計量 器具的認可,包括法制要求和性能 要求,因此其改變應當嚴格控制, 并且需要經過相應的認可。臺灣地 區遵從這種理念,在臺灣經濟部標 準化局制定的電子式非自動衡器 認證要點中,明確了重新進行型式 評價、補充實驗或者補充文件等狀 況的條件,企業對照認證要點,便 可明確需要辦理何種程序;(2)型式批準是對企業生產能力和技術 能力的認可,對計量器具時所用零 部件變換及后續的軟件改進保持, 給予信任的態度。這種理念與社會 誠信、懲罰機制、法律保障等各個 方面相關。
從我國目前的現狀分析,還 不具備第二種認證理念實施的 條件。在第一種理念下,還需完 善對應的認證規范,對取得型式 批準的計量器具,明確發生何種 變化,需要做何種試驗或完善程 序。同時規定相應的申報程序和 負責機構。
軟件設計功能描述
目前型式評價提交材料包括: 樣機照片,產品標準(含檢驗方 法),總裝圖、電路圖和主要零部 件圖,使用說明書,制造單位或技 術機構所做的試驗報告。但對于 軟件功能描述未做要求,隨著軟 件作弊問題的突出,以及對軟件 重要性認知程度的提高,有必要 在進行型式評價時提交軟件設計 功能描述。
關鍵參數點設置。電子計 價秤產品執行國家標準GB/ T7722-2005,其中對置零范圍和 初始置零范圍做了規定,置零范 圍在4%Max,初始置零范圍在20% Max (如超出,需進行補充稱量測 試);除皮范圍的設置。
開機顯示狀態的描述。開 機時可以設置不同的顯示方式,如 “99999999” 至 “00000000” 的連續 跳變,或者“0123456789”的描述, 以及開機后無稱量狀態(省電模 式)的狀態等。
標定功能的描述。打開機 殼,接通標定開關,進入標定系統, 確認標定系統的內容和步驟。
價格計算規則。一般電子 計價秤顯示為小數點后面兩位,最 小位是“分”,一般接受的規則是 “四舍五入法”,即在小數點后第三 位向第二位進位時遵從四舍五入 法則。
按鍵功能描述。對存在“14 按鍵”、“24按鍵”的電子計價秤,應 當對其功能和操作加以描述。
軟件設計中的參數設置及描 述是其產品的特性,既可以增強產 品的保護特性,也便于曰常的核 查,軟件與硬件一樣重要,其一致 性均具有相同的意義。
3.高效監督和管理
如何做到高效監管,制定規則 是首要步驟。電子計價秤“兩張皮” 問題(即型式評價和實際生產的結 構、材料、零部件不一致)原因是多 方面的,不僅企業生產活動不規 范,管理要求和管理細則也有待提 升。
《計量器具新產品管理辦法》 對新產品做了解釋說明“本單位從 未生產過的計量器具,包括對原有 產品在結構、材質等方面做了重大 改進導致性能、技術特征發生變更 的計量器具。”其中重大改進指:比 原發證產品技術指標有所提高;比 原發證產品測量功能有所增加;比 原發證產品測量范圍擴大;與原發 證產品相比,在結構、原理、材質、 主要關鍵件的改進,導致計量性能 發生變化的。
而目前狀況是改變部分的零 部件,所申明的計量性能依然如 故,此種情況下管理部門應當及時 制定并公開管理細則,規定是否需 要備案、如何備案、如何進行補充試驗等細致的程序,以完善新問 題、新情況下的管理模式。
其次,充分重視信息化建設, 引入全社會的力量進行監督。信 息化建設是將生產企業的信息向 社會公開公布,通報其計量器具 許可生產的范圍、種類,保障其合 法權益,打擊非法的生產活動;同 時引入全社會的力量進行監督 (舉報和獎勵等制度),促進其產 品 質量提升。
第三,政府要制定促進“以質 取勝”的社會環境。目前我國很多 行業都是產能過剩的情況,競爭的 模式以低價競爭為主,如何從政 策、規則制定著手,引導生產企業 積極提升產品質量,淘汰低價低質
量產品。
4.技術支撐
軟件程序源代碼備案,附帶 燒寫流程、編譯軟硬件工具和軟 件功能設計描述等資料,作為型 式評價的提交材料,可以為后續 的監督管理提供依據;結合社會 力量監督, 提升后續管理的有效 性。
信息化建設,公開公布生產企 業的許可范圍、種類,促進社會監 督;完善舉報和獎勵制度,形成全 社會人人舉報“作弊秤”的氛圍,完 善社會監督活動。
重新架構電子計價秤的設計 模式,將時鐘信號引入電子計價 秤,結合標定功能,記錄標定的 相關信息,對非正常的惡意調整 實現追查,增強后續監管的可控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