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磅檢測中誤差問題及修正
誤差是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的真值之差。而真值是與給定的特定量的定義一致的值。真值具有不確定性,這是其本性。 也就是說,它是一個理想的概念,只有通過測量才能得到其真值。
任何物理量的測量總伴隨著一定的誤差。每次測量所得  | 環境條件(沖擊、振動),電磁干擾(電磁屏蔽)等因素都  | ||
到的被測得量的值稱為測值,測值使對被測得量的估計值。  | 會對衡器的準確性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電子衡器的線盒潮  | ||
如果消除了一切測量誤差,那么這個測值便是被測量的真  | 濕時,儀表顯示的量值就會不穩定,造成系統示值誤差。這  | ||
值。真值是被測量的理想值,它是客觀存在的。人們希望自  | 就要求我們在衡器使用中盡量保持其環境條件為正常使用  | ||
動的測值和真值非常接近,這是測量的根本目的。描述測值  | 條件。  | ||
和真值接近程度的指標就是誤差.測量誤差是測值和真值之  | 3 人為因素  | ||
差。又稱為絕對誤差。誤差和真值之比,常用百分比表示,  | 傳統的機械衡器如臺秤、固定式地秤,其示值顯示裝置  | ||
稱為相對誤差。相對誤差的倒數稱為測量精度。相對誤差近  | 為標尺.盡管穩定性能好。但其靈敏度卻相對來說不高,因  | ||
似地等于誤差和測值之比,有時有用后者代表相當誤差。  | 而就會造成人為讀數誤差。再如衡器偏載檢測中,要克服人  | ||
檢定衡器使用四等標準砝碼,他們的相對誤差在正負  | 為因素帶來的誤差,僅使各支承點反映的量值不超出計量檢  | ||
0.005%以內。通用衡器的允許相對誤差在正負 0.1%~正負  | 定規程的要求則遠遠不夠.還要確保其各支承點誤差最小且  | ||
0.05%之間。當比之下.標準砝碼的誤差是可以忽略的。因  | 一致,這樣就會大大減少衡器計量時出現的誤差,從而提高  | ||
此,標準砝碼的標秤值可以認為是它的真值。用衡器衡量標  | 測量的精度。  | ||
準砝碼所得到的測值和標準砝碼的標秤值之差,就是衡量誤  | 4 方法因素  | ||
差,誤差可以分為粗差、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三類。  | 測量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測量的準確度。如在  | ||
諸如人為失誤或儀器失常而引起的使測量失效的誤差  | 某些受測量設備條件所限的部門或地區,在檢測大型衡器  | ||
稱為粗差。比如看錯了示值或衡量時被衡量物體和地面接觸  | 時,勢必要采取多次替代標準砝碼來檢定或校準,在多次替  | ||
等引起的誤差。這種誤差是任何統計理論都無法解釋的,該  | 代中,會因替代以及替代次數的增多產生一定的偶然誤差,  | ||
測值必須作廢。因此,在檢定和使用衡器時,無比注意衡器  | 要減少因替代所產生的偶然誤差,就要在替代過程中,精確  | ||
的使用條件和各種人為因素.避免出現粗差。  | 地計算、多次測量并力求多次測定結果的平均值接近于真  | ||
我們用一臺衡器對同一個標準砝碼進行多次衡量時.每  | 值。  | ||
次所得到的測值并不一定是砝碼的真值.就是說有衡量誤  | 5 測量對象因素  | ||
衡器在被檢定時,它作為測量對象,經常會由于自身不  | |||
差,各種衡量誤差也有不同,有時大些,有時小些。引起這  | |||
完善或缺陷帶來系統誤差,如臺秤在各點支、重、力矩不一  | |||
種現象的原因非常多,但每種原因對測值的影響卻又是很微  | |||
致或不在同一水平面,以及長時間使用造成各零部件腐蝕、  | |||
小的。這種大量的但卻又很微小的因素所產生的影響使測值  | |||
磨損進而使得秤砣、游砣質量不準確,都會對其計量的準確  | |||
誤差有一定的分布規律.誤差有正也有負,正、負出現的幾  | |||
性帶來一定的影響。為徹底消除這些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就  | |||
率相當,絕對值大的誤差和絕對值小的誤差相比,出現的幾  | |||
應對其系統零部件及計量性能做細致的檢測、維修、保養或  | |||
率較小,測量次數越多,這種分布規律越加明顯。這就是所  | |||
更新;又如,固定式地秤經常會因為安裝時基礎不水平、不  | |||
謂正態分布規律。衡量中出現的這種誤差稱為隨機誤差。  | |||
堅實或長期使用導致基礎受力點裂損。難以修復,出現角差,  | |||
一般來說,誤差就其來源的性質可分為系統誤差和偶然  | |||
而造成一定的系統誤差:另外臺秤、固定式地秤也會因標尺  | |||
誤差。系統誤差是在重復性條件下,對同一被測量進行無限  | |||
長時間使用,或出廠時標尺間距相對不均勻也會帶來系統誤  | |||
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平均值與被測量的真值之差;偶然誤差  | |||
差。再如,大型電子汽車衡計量因其數字顯示。相應的分度  | |||
是由某些偶然因素造成的誤差,其性質是可大可小、可正可  | |||
值因考慮其顯示示值的穩定性而不能過小,在計量時顯示示  | |||
負,平均值趨于零。但無論是系統誤差還是偶然誤差,究其  | |||
值自身也會有一定的誤差。  | |||
來源都應大致從設備、環境、方法、人員及測量對象等五個  | |||
總之.不論是從事衡器計量檢定測試工作,還是對于衡  | |||
方面上去考慮。衡器檢測中誤差的分析也當概莫能外,但其  | |||
器的制造、安裝和使用者來說。正確認識、分析誤差產生的  | |||
誤差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又如何地去及時、有效地修正,可  | |||
來源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實  | |||
以說是至關重要。現就衡器檢測中誤差的來源及修正通過以  | |||
際工作中一定要認真地去發現、總結,盡可能在分析、考慮  | |||
上提及的五個方面因素談幾點見解。  | |||
誤差的來源時不遺漏、不重復,以便及時地去改進、修正,  | |||
1 設備因素  | |||
衡器檢測中,因設備而產生的誤差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 從而有效地避免因測量或計量精度不高而造成不必要的損  | ||
去考慮:一是檢測設備自身。無論是檢測大型衡器,還是中、  | 失。  | ||
小型衡器,都離不開標準砝碼,而標準砝碼量值會因上一級  | |||
計量標準的準確度或向其傳遞時產生系統誤差或偶然誤差。  | |||
要修正因此產生的誤差,首先要盡可能地提高天平的測量精  | |||
度.其次是保證被檢測的砝碼在不超差的同時,盡可能使其  | |||
誤差為最小:其次是標準砝碼在使用、裝、卸及運輸中.因  | |||
碰撞、磨損會產生一定的負差。要修正由此帶來的負偏差,  | |||
必須要加強砝碼的檢定、維護及保養。  | |||
2 環境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