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就使用電子計價秤進行稱重計量得到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做些研 究與分析,介紹了相關技術法規、測量原理及數學模型,重點論述了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來 源和評定問題。
1. 引言
電子秤現在已被社會所公認,它能完成一般 機械秤所不能實現的計量問題。電子計價秤是電 子秤的一種,被廣泛使用于商場、超市和集貿市場 等場合,由于是數字顯示,所以使用起來一目了 然,極大地方便了銷售方和廣大消費者,但由此對 該種電子秤的控制、監督和管理也成為生產商、流通 領域和政府有關部門一項重要的工作和職責。本文 就使用電子計價秤進行稱重測量得到的測量結果的 不確定度問題進行一些簡要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與 廣大相關計量領域的技術工作者們共同探討。
2.技術要求
根據電子秤相關技術法規要求,電子計價秤測 量結果的不確定度U要不大于該秤的最大允許誤差mpe的1/3,即US 1 mpe。本文涉及到的電子計價秤準確度等級為⑩級,即中準確度級。
3.測量原理及數學模型
本文討論的電子計價秤是非自動秤中的數字 指示秤,相關國家檢定規程是JJG 539- 1997《數字指示秤》。數字指示秤通常利用稱重傳感器作 為能量轉換元件,稱重傳感器將承載器上被測物 的質量轉化為彈性體的位移量,并將這個量轉化 為電信號輸出,這個輸出信號經過轉化和放大, 被稱重顯示器轉化為被測物的質量值,這個輸出 的質量顯示值與檢定用的標準砝碼的標稱值之 差,就是我們要測量的量,即示值誤差。考慮到 影響測量不確定度的因素后,其數學模型為
EC,看其是否超過檢定規程中規定的最大允許誤 差。本文將重點討論如何確定電子計價秤的測量 結果的不確定度。
4.電子計價秤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來源及評定
4.1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來源
(1)檢測用標準砝碼;
(2)測量環境
(3)測量人員
(4)測量方法
(5)顯示器的分度值;
(6)偏載;
(7)測量重復性;
(8)干擾。
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 本文對最大秤量Mox=15&g,最小秤量 Min=100g,檢定分度值e=5g的電子計價秤進行測 量結果不確定度的分析和計算。
4.2.1各輸入量標準不確定度分量的評定
4.2.1.1標準器砝碼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 檢定⑩級電子計價秤,使用1fcg的M1級砝 碼,共計15塊。從《砝碼》檢定規程中可以查出
4.2.1.2測量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 (A類)
按照JJG 539- 1997《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 的要求,秤應在50%最大秤量和最大秤量點進行重 復性試驗,在兩個秤量點上各進行10次,選擇兩個
5.測量結果不確定度匯總和報告
通過上述分析和計算,可將不確定度來源按 其類型、數值、概率分布等進行匯總,如表1所 示。
根據JJF 1059- 1999的要求,電子計價秤測量 結果不確定度的報告為/=(7± U95) =(15001.5土 2.3)
g,化產。
6結果判定
電子計價秤在15kg處秤量點的最大允許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