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秤按結構原理可分為機械臺秤和電子臺秤 兩類。機械臺秤利用“不等臂杠桿原理”工 作,電子臺秤則是利用“非電量電測原理”工作的小型電子衡器。在這里我們所說的合秤指的是機械臺 秤。
機械合秤利用“不等臂杠桿原理”工作。由承重裝置、讀 數裝置、基層杠桿和秤體等部分組成。讀數裝置包括增砣、砣 掛、計量杠桿等。
基層杠桿由長杠桿和短杠桿并列連接。稱量時力的傳遞 系統是:在承重板上放置被稱物時的4個分力作用在長、短 杠桿的重點刀上,由長杠桿的力點刀和連接鉤將力傳到計量 杠桿重點刀上。通過手動加、減增砣和移動游砣,使計量杠桿 達到平衡,即可得出被稱物質量示值。機械合秤結構簡單,計 量較準確,只要有一個平整堅實的秤架或地面就能放置使 用。
在周期檢定中,我們會經常發現不合格的秤。所謂的不 合格,也就是計量性能的不合格,要想繼續使用,必須經過調 修,使其恢復原有的計量性能,重新檢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計量性能的調修程序是:穩定性一靈敏性一變動性一四 角示值一致性一正確性。這個程序不能任意顛倒,否則會造 成不必要的返工。總之,在調修時必須通盤考慮,不能顧此失 彼。
下面就計量性能不合格的臺秤的常見故障及其發生原 因和調修方法做簡要介紹。
一、計量杠桿擺動不正常
一般情況下,我們將游砣移至計量杠桿的零點,計量杠 桿在視準器內擺動應均勻正常,上下起落一致。但如果計量 杠桿經過旋轉調整螺桿后,仍然擺動不靈活或間斷性發死, 或在平衡位置上顫動,或擺幅衰減快,擺動快且慌、擺動周期 長且不穩定等這些都屬于計量杠桿擺動不正常,產生的原因 有很多。我們應特別注意視準器上下邊緣是否有油脂、黏液 或標尺端部是否有磁性。計量杠桿支、重、力點減磨片太長、 太短、太尖、硬度低,減磨片松動,減磨尖偏離刀刃旋轉軸線, 增大了摩擦力。桿掛鉤不垂直、計量杠桿支重點吊環臂長不 等,成對的刀承工作面上下錯落太大,導致標尺傾斜嚴重,增 加了磨擦阻力。應當及時檢查刀子、刀承、擋刀板、減磨片等 這些既是關鍵件又是易損件的使用情況,是否出現磨損、銹 蝕、崩缺或斷裂。計量杠桿刀系配置不當,系統阻滯過大,立 柱筒內有異物,連桿過長,減磨片或四角刀功能失效等都可 能造成計量杠桿的擺動不正常。
調修的方法有擦凈油脂、去除標尺磁性,重新修磨、組裝 減磨片,取下桿掛鉤,修銼鉤部,檢查并修整立柱筒上頂面, 重新組裝好,修整支重點吊環的臂長,使環體對稱中心線垂直于兩刀承槽的連線。調整刀系,使之配置正確,清洗有關零 部件和立柱筒內異物、打磨銹蝕零件、調整桿掛、重新裝配。 敲緊四角刀使之位置正確,如減磨刀、刀承崩缺或出現磨損, 則需要更換新的配件。
二、不靈敏
不靈敏是指在檢定某一稱量時加放相應的允許誤差砝 碼,計量杠桿力點端改變的靜止距離達不到規定的要求。靈 敏度低,是由于走點刀刃離線過大,離線越大,杠桿重心也就 降得越低,靈敏度也就越低。
—般情況下,不靈敏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計量杠桿刀子磨損,從而增大了支點刀刃與重點刀刃 和力點刀刃聯接距離;
2.計量杠桿的刀子、刀承受到了磨損,增大了它們的接觸 面積,產生了摩擦阻力;
3.計量杠桿受到沖擊,使其向下彎曲變形。找到了這些原 因,它的調修方法也就很簡單了,只需要更換磨損的刀子、刀 承,以提高計量杠桿重心位置或降低支點刀刃位置,縮小離 線量,使其符合原來的狀態,恢復原有的靈敏度。雖然秤的靈 敏度取決于計量杠桿,但有時候,承重杠桿對靈敏度也有一 定的影響。承重杠桿不擺動,一定要使承重杠桿的靈敏度對 計量杠桿的靈敏度不發生影響或影響很小。提到了秤的靈敏 度,自然而然又牽扯出它的另一個性能——穩定度。秤的穩 定度與靈敏度是緊密相關的,兩者互為倒數,相互制約:穩定 度好,靈敏度就要相應降低。因此,根據實際使用需要,必須 保證穩定度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靈敏度。
三、不穩定
臺秤的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受靈敏度的制約。臺秤的 穩定性調修原理,除了合力在計量杠桿上的作用點必須低于 支點外,計量杠桿的自重中心位置的影響更大一些。
不穩定通常表現為微小的干擾或微量的重物就可使計 量杠桿產生較大的位移。計量杠桿很難調平衡,上去的下不 來,下來了又上不去,也即計量杠桿處于隨遇平衡或不穩定 平衡狀態。
穩定度差是由于支點刀刃吃線過深,杠桿重心也隨之升 高。對于穩定度不好的秤可采取降低計量杠桿重心位置或升 高支點刀刃位置增大離線量的方法予以調修。對于合秤,除 了使用專用測試設備來測定其吃線量或離線量,通常還可采 取矯正杠桿、更換刀子、擴大孔擠刀等幾種方法來進行調修。 在穩定度與靈敏度的調修過程中,切忌將計量杠桿彎曲來改 變離線量;刀子與刀孔之間,也不允許加塞墊片等物品,確實 無修理價值的,宜更換新的計量杠桿。